服務器健康診斷:網絡流量因達到實例網絡帶寬上限而受限等問題
相信有不少網站建設或者seo優化的朋友會遇見這個問題,比如服務器看cpu、內存與帶寬并沒有較大的波動,但是站點有時候會持續1個瞬間網站打不開,經過阿里云服務器控制臺的健康診斷,就會顯示:‘網絡流量因達到實例網絡帶寬上限而受限等問題’。
下面我們來看應該如何解決
1、監控最近7天或者30天的數據,看是否有異常。主要看cpu、內存、帶寬這幾個。
如果內存與cpu經常跑滿,那就不要猶豫了,直接升級配置即可。如果是帶寬超過了我們本身購買的實例帶寬,則按照以下方式進行操作。
1.1 固定帶寬
若您的示例購買的是固定帶寬5m/10m這種,這種情況建議直接升級固定帶寬,或者轉為按量計費的彈性IP方式。按量計費的帶寬設置,可以需要大于近期的10倍帶寬峰值以上。示例:比如自己的實例固定帶寬是3M,通過監控臺看的帶寬最大跑到8M。則直接固定帶寬升級到8M或者以上。
1.2 彈性IP
如果是彈性IP,通過監控臺看的帶寬最大跑到8M。則直接彈性IP帶寬升級到80M或者以上。
按照以上兩步檢查與操作后,一般就會正常了。
2、部分小伙伴可能會遇見以下問題;
2.1 如本身就是彈性IP,帶寬100M,但是看控制臺峰值最大才跑到了20M,為什么還會顯示帶寬上限,每天頻繁出現?
答:其實這是因為大家在開通按量計費模式時,并沒有仔細了解這個產品,按照阿里云官方說明如下;
● 按使用流量計費模式下的出入帶寬峰值都是帶寬上限,不作為業務承諾指標。當出現資源爭搶時,帶寬峰值可能會受到限制。如果您的業務需要帶寬的保障,請使用按固定帶寬計費模式。 
● 按指定的帶寬值收費,實際的出網帶寬不會高于指定的帶寬值。適用于對網絡帶寬要求比較穩定的業務場景。如果云服務器使用率較高,需長時間使用帶寬,或帶寬利用率高于10%,建議選擇按固定帶寬計費。
● 按實際產生的網絡帶寬流量收費。為避免產生高額的帶寬流量費,可先設置出網帶寬峰值。適用于對網絡帶寬需求變化較大的業務場景。如果公網帶寬利用率不高于10%,平時沒什么流量,在某個高峰時段流量波動較大,建議選擇按使用流量計費。
解讀:根據觀察與測試,以帶寬100M按量計費來說,100M的10%也就10M,也就是監控臺如果經常高于10M,那經常遇見達到帶寬上限是正?,F象。這個100M是峰值,不承諾一直都是100M,大多數情況下,當資源出現爭搶時,給的保底也就10%(按對應比例是10M),所以就出現了控制臺看才20M,就會健康檢測提示超出帶寬上限的問題。
這也就是文章前面部分,為什么寫需要大于近期的10倍帶寬峰值才可以。當然如果轉成固定帶寬,那就只要高于這個峰值就可以了,畢竟固定帶寬分配的資源是固定的,一直非常穩定的。
2.2 按量計費調整帶寬,最高才100M或者200M, 能否調的更高,不滿滿足不了實際健康帶寬峰值的10倍以上。
答:彈性IP按量計費是最高100M或者200M,具體看配置與區域。但是可以加入共享帶寬,加入共享帶寬后,按量計費模式最高是2000M,這樣就足夠了。
流程如下:
①搜共享帶寬
②購買共享帶寬
按下圖,選擇自己ecs的區域節點、按流量計費、選擇按主流量

③開通后選擇添加IP
④ 選擇添加已有的彈性IP(EIP)即可
四、其他還可能遇見的問題
①加入共享帶寬后,之前的按量計費帶寬還有用嘛?
答:原本的計費模式無效,變為單純的EIP,不額外計流量或帶寬費用。流量單價與原本ecs的計費方式相同,如本來是0.8元/g流量,目前還是0.8元/g流量。
② 之前的共享流量包還有可以用嗎?
答:可以的,共享流量包可以抵扣共享帶寬使用的流量。
③設置1000M與2000M有啥區別?
答:大帶寬消耗流量更快一些,可以按需設置,一般設置到500M即可,如果有多個EIP,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,設置大一些。
